發布時間:2016-10-26 瀏覽次數:2891次 字號:【 大 中 小 】
中新網烏蘭察布10月20日電(記者李愛平)46歲的王成,做夢都不會想到,他所種植的馬鈴薯(即土豆)能夠漂洋過海,成為一些老外們的“大餐”。
“土豆經由經紀人、進出口貿易公司轉手,將發至韓、日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”;“臺灣地區的人也特別喜歡吃土豆”。20日,王成向記者轉述外地土豆客商的這一說法,連說“沒想到,沒想到”。
這位出生于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地區的農民,其家鄉被稱之為“中國薯都”,當地馬鈴薯的種植面積和總產量在全國地區級位居第一,是中國重要的種薯、商品薯和加工專用基地。
2016中國薯都·烏蘭察布展洽會20日落幕,來自全國各地的客商“滿載而歸”,這些客商與當地種植大戶及企業共簽訂協議52份,協議金額7.78億元(人民幣,下同),這意味著這顆小土豆,將會再次步入異國他鄉的餐桌上。
這不是“小土豆”第一次展示出的“國際范兒”。
官方消息顯示,經過幾十年的培育發展,烏蘭察布已經成為國家重要的種薯、商品薯和加工專用薯生產基地。2009年3月,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正式命名該地區為“中國馬鈴薯之都”。
據不完全統計,目前該地區已建成大型馬鈴薯交易市場11處,年交易量20多億斤,鮮食薯銷售遍及山東、江蘇、廣東等20多個省市,俄羅斯、蒙古、韓國、馬來西亞、新加坡等國家和香港、澳門等地區。
而早在三年前,當地召開“中國薯都馬鈴薯易貨貿易項目推介暨招商洽談會”,讓中國薯都烏蘭察布聲名大振。彼時來自泰國、臺灣等地的商團,洽談馬鈴薯國際易貨貿易達成合作意向13.4億元,讓一些人感受到了土豆的“商機”。
業界人士稱,隨后一些企業聞風而動,決定將這顆小土豆做出更大的文章。
位于內蒙古烏蘭察布地區的民豐種業,是中國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。該公司副總經理張文昌20日表示,土豆走國際市場,這是趨勢。
“目前已經與蒙古、俄羅斯、烏茲別克斯坦、哈薩克斯坦等國的客商有過接觸”;“這些外國客商們每年都會來此洽談其它方面的合作”。張文昌如是說。
張文昌還透露,目前企業已研發出520個品種,1000余個株系的馬鈴薯種質資源庫,試圖從“種薯”源頭占據制高點,謀求國際市場的“話語權”。
中國薯都也不忘借助“外力”提速“國際化步伐”。
最新消息顯示,一家來自北京的企業,斥資8億元已在該地區建立了馬鈴薯深加工項目一期。
據《北京日報》報道,這家北京企業之前已經與美國百事集團、泰國正大集團、日本7-11、中國盼盼集團、三只松鼠等國內外大型食品和零售企業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,未來將會把“中國薯都”的土豆變成薯片、薯條,漂洋過海,出口美國、加拿大、澳洲、日本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。
內蒙古經濟學家蓋志毅認為,烏蘭察布是中國通往蒙古、俄羅斯和東歐的重要國際陸路通道,也是國家“一帶一路”發展規劃和中蒙俄經濟走廊的節點城市。當地官方可利用這一獨特的“交通優勢”,將這顆小土豆做成“金蛋蛋”,體現其應有的價值。(完)
RECOMMEND
地點:烏蘭察布市集寧區李長慶民豐種業標準示范園區
電話:0474-8986838
網址:www.www.tmiai.cn
內蒙古民豐種業有限公司 內蒙古民豐種業有限公司 內蒙古民豐種業有限公司 內蒙古民豐種業有限公司 內蒙古民豐種業有限公司